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,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脊柱关节病、痛风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;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,如肩痛、腱鞘炎、滑囊炎、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(详情请看说明书)。在市面上,许多药物虽然药效明显且迅速,但副作用大,使得患者得不偿失。那么,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药理毒理作用是什么?适合所有人吗?
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。化学名:2-[(2,6-二氯苯基)氨基]苯乙酸钠。建议:口服。作为常规剂量,最初每日剂量为100-150mg(4片至6片)。对轻度病人或需长期治疗的病人,每日剂量为75-100mg(3片至4片)。通常将每日剂量分2-3次服用;对原发性痛经,通常每日剂量为50-150mg(2片至6片),分次服用。最初剂量应是50-150mg(2片至6片),必要时,可在若干个月经周期之内提高剂量达到最大剂量200mg(8片)每日。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开始治疗,并持续数日,治疗方案依症状而定。 3.小儿常用量:一日0.5-2.0mg/kg体重,日最大量为3mg/kg,分3次服。
药理毒理作用是研究一个药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,副作用研究药物对人体产生症状,药物机制,治疗效应及检测其毒性,尤其是药物对人体的毒性。药物毒理学是根据药物的理化特性,运用毒理学的原理和方法,对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并阐明其毒性作用机制,以便降低药物对人类健康危害程度的一门科学;其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,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减少因药物毒性导致的新药开发失败。
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药理毒理作用是:双氯芬酸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,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,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。同时,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(三酰甘油)结合,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,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。双氯芬酸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,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。非临床毒理研究:给大鼠口服双氯芬酸钠达每日2mg/kg,长期观察,没有发现肿瘤发生率增加。一项对小鼠二年的研究中,每日用药2mg/kg,也未见到任何肿瘤易发倾向。各种突变研究没有发现双氯芬酸钠诱发基因突变。给大鼠用药每日4mg/kg,雌雄均未发生不育。急性毒性试验结果:大鼠经口LD50为150mg/kg;小鼠经口390mg/kg。
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适合所有人吗?有部分人是不能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的,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;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诱发哮喘、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等。
健客温馨提醒:如需服用请依照医生吩咐正确服用。如果您在服用本品期间有任何不适或疑问,请及时致电健客药师,400-086-5111,这有多位专科药师为您提供全程用药指导与日常护理指南!
(实习编辑:朱卫发)